和尚的哲理故事

时间:2024-06-14 20:31:19
和尚的哲理故事15篇

和尚的哲理故事15篇

和尚的哲理故事1

有二个和尚住在隔壁?所谓隔壁是:隔壁那座山

他们分别在相邻的二座山上的庙里

这二座山之间有一条溪

於是这二个和尚,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

久而久之,他们便成为妤朋友了

就这样,时间在每天挑水中,不知不觉己经过了五年

突然有一天,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

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:「他大概睡过头了。」便不以为意

哪知第二天,左边这座山的和尚,还是没有下山挑水

第三天也一样

过了一个星期,还是一样

直到过了一个月,右边那座山的和尚,终於受不了了。

他心想:「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,我要过去拜访他,

看看能帮上什麽忙。」

於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

去探望他的老朋友

等他到达左边这座山的庙

看到他的老友之後,大吃一惊

因为他的老友,正在庙前打太极拳

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

他妤奇地问:「你巳经一个月,没有下山挑水了

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?」

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:「来来来,我带你去看。」

於是,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後院

指着一囗井说:「这五年来,我每天做完功课後,

都会抽空挖这囗井。即使有时很忙,能挖多少就算多少。

如今,终於让我挖出井水,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,

我可以有更多时间,练我喜欢的太极拳。」

和尚的哲理故事2

  一

某年某月某日某时,阎罗殿。

“下跪可是叶喜?”阎罗王的声音震得头上的牌匾抖了三抖。

“小人正是。”下跪的人已浑身发抖,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。

“你今生今世,在阳间所犯罪行,你可知罪。”阎罗王又一声呵斥。

“小人知罪!”叶喜已经说话如蚊虫一般。

地狱就是这样,任你活着的时候,再胆大,再霸道,再蛮横,到了这里,都可以让你变成另外一个你不认识的自己。

“念你罪行,本王罚你下世投胎为鱼,服刑三年。三年期满,准你再次投胎做人。”

  二

这条河在这里已经很多年了。究竟有多少年,谁也不知道。

据说王莽篡位的时候,这条河就在这里。

周武王伐纣的时候,这条河就在这里。

大禹治水的时候,曾饮过这条河的河水。

这是大家都知道的,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,有一条金鱼,在这条河里已经游了三年。

从白天游到晚上,从深夜游到黎明,多么漫长的三年。

  三

今天阳光不错,郊游的、读书的、钓鱼的人比比皆是。

这个老头儿,如果你留意他的话,你会发现他今天心情挺不错的。他的眉毛一直舒展着,他的嘴角时刻挂着微笑,和蔼可亲的笑。

这老者是一个渔翁,今天钓上来了一条鱼,这条鱼可不一般,这是条金鱼。

当然,这是你目前看到的,因为你在这些郊游的人群中,可是还有一些细节你没有看到。

这条金鱼今天也很欢快,不知道你看出来了没有?都说鱼儿离开了水就像干瘪的气球,可是这条鱼儿今天却是无比的欢快。

那么,我来告诉你答案:

因为今天是这条鱼儿三年服刑期满的日子,它希望老者把它煮了也好,蒸了也好,这样,它就可以刑满释放,重新投胎做人,不再受苦受难。

当然,这些你不知道,老者不知道,其他人更不知道,只有我知道。

  四

这时候夕阳已经下山,老者也像其他人一样,准备收拾收拾回家,给自己心爱的老伴儿,做一碗可口的鱼汤。

可是这时候,他看到了一个小和尚,一个背着干柴的小和尚。

小和尚在对他打招呼。

“施主,我能用这干柴换你的鱼吗?”

“当然可以。”慈祥的老者怎么会拒绝,而且还有这干柴作为交易。

于是老者背着小和尚的干柴走远了。

小和尚手捧着金鱼来到了河边,轻轻的把金鱼放在了水里。

不过这条金鱼好像不愿意走的样子,一直在河水边游摆。

小和尚不懂这条金鱼为什么会这样,不过我知道,你已经懂了。

鱼儿回归了大海,小和尚回到了寺庙。

小和尚今天比谁都开心,因为他今天做了一件自认为伟大的事——放生。

可是他殊不知,今天本是金鱼服刑期满的日子,是金鱼脱离苦难的日子,是金鱼重新做人的日子。

接下来不知多少个岁月,这条金鱼仍需在河水里游来游去,从白天游到黑夜,从深夜游到黎明。

这些,小和尚不知道,老者不知道,其他人也不知道,只有你和我知道。

  五

这个小和尚俗家姓陈。

多年以后和太宗李世民成了结拜兄弟;

后来带着几个徒弟,远离东土,前往西天,做了一件震天动地的大事。

这些事,想必大家都知道。

可是关于那条金鱼的故事,我想没有几个人知道。

和尚的哲理故事3

有一个皇帝想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,便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,希望能够把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庄严。

很快,就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,其中一组是京城里有名的工匠,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。皇帝不知该选哪一组,就出了个试题,让这两组人各去整修一个小寺庙,这两座寺庙恰好面对面。皇帝说,只给他们三天时间,三天之后,他来查看效果。

工匠一组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颜料,又要了很多的工具。而和尚这一组,却只要了一些抹布和水桶。

三天之后,皇帝来了。他首先查看的是工匠们所装饰的寺庙,只见这座寺庙五颜六色,所用的工艺也非常精巧,皇帝满意地点点头。

接着,皇帝又转头看和尚整修的寺庙,只看了一眼就愣住了:寺庙非常干净,里面所有的物体都显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,而它们光泽的表面就像镜子一样,反射出外界的色彩天上的云,地上的树,以及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外界的一切,都变成了它美丽色彩的一部分,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这一切。皇帝被这种庄严,深深感动了。

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,有时我们需要做的,仅仅是如实地展现它们。

和尚的哲理故事4

马祖禅师是唐朝时五台山著名的高僧,他很喜欢用“刁难”的方式提点徒弟,帮助他们开窍顿悟。 ……此处隐藏6853个字……粮,还有赚干粮的本事。”

穷汉子嘴里含着干粮嚷嚷道:“啥?你有赚干粮的本事?难不成你也是打劫的?”

老和尚笑着摇头说:“我给你瞧瞧我这一身的本事。”说完虎虎生威地耍了一套拳法。瞧的穷汉子忘了往嘴里塞干粮。他睁大了眼睛,张大了嘴,满身冒汗地说:“唉呀妈呀!你这么厉害,刚才我劫你的时候,你要是一拳打过了,我这还有小命吗?”

老和尚笑了笑拍着他的肩膀说:“我这拳法可不是对付吃不上饭的穷苦人,是对付那些地主恶霸的,不过刚才你要是见到我仍下的干粮,不动心,继续砍我的话,估计现在是站不起来了。”

穷汉子一听立刻拜倒在老和尚面前红着脸说:“大师可否教我拳脚?”

老和尚一笑道:“想要和我学拳脚不难,不过你要放下屠刀,随我去山上过清苦日子,你可愿意?”

穷汉子点头如捣蒜一样道:“我愿意,只要能学到拳脚功夫,有了吃饭的本领,我什么都愿意做。”

老和尚微笑地点点头,带着他去了山上的庙里。从此这块山头也少了一方祸害,庙里多了一位打杂的和尚。

青草的香味

老方丈要派一个优秀的徒弟,去佛教圣地取经,他在觉醒和觉尘间来回斟酌,打算几天后确定。

觉醒和觉尘知道自己是备选人后,都更加努力地表现自己。

过了几天,方丈宣布觉尘为取经人选,觉醒又失落又委屈。他心想,肯定是昨天值班时睡觉的事影响了他。可这是有原因的,他前一天照顾生病的觉尘整整一夜,所以才会犯错。

很快,觉尘高兴地上路了。可没过多久,觉醒就听说,那天晚上觉尘是装病,目的就是让觉醒不睡觉,第二天值班时出错,好让自己获得去取经的机会。觉醒为此懊恼到了极点,他恨自己为什么没有看穿觉尘的把戏。

这天,方丈找到觉醒,师徒二人坐在青草地上。方丈开导觉醒说:“徒儿,你再懊悔,觉尘也已经走了。与其懊悔,不如宽容他吧。”

觉醒当即流下了泪,说:“方丈,可我该如何宽容他呢?”

方丈笑了,说:“你拿起鞋子,闻一闻鞋底是什么味儿。”

觉醒觉得有些莫名其妙,他脱下鞋,闻了闻鞋底说:“有点青草的香味。”

方丈说:“这就对了,你我走在草地上,践踏了青草,可青草还是把香味留在我们的鞋底,这就叫宽容。”

觉醒顿悟。

苦恼的小和尚

寺庙里有个小和尚,他的工作就是负责每天早上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,只是这些,就需要花费许多时间。

尤其是在秋冬之际,更让小和尚头痛不而。他竭力思考,每天都在想办法,而且还讨教庙里的师兄弟:怎么让自己轻松些。

后来,这件事让住持知道了,住持就找他谈话。小和尚很老实对住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住持对他说:“低估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,把落叶统统摇下来,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。”

小和尚一听,心想:还是住持的脑子好使,我来这么长时间,想了很多种办法,竟然还没想到这个。第二天早上,小和尚起了个大早,连脸都没洗,就跑到后院,使劲地猛摇树,他以为这样就

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。一直摇到他认为差不多后,他扫干净落叶,很开心地回吃饭去了。

第二天,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,傻了:昨天的功夫都白费,院子里照样落叶满地。

这时,住持走了过来,对小和尚说: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出那个主意吗?那是要让你明白: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,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的。小和尚终于明白,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,只有认真地活在当下,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。

心语:也许有人会说,这小和尚怎么这么笨啊,把树叶全摘下来,不就解决问题了。但是很多事情我们可以这样想,却不能这样去做的。

人生最愚蠢的是预支烦恼,明天的烦恼,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,每一天都会有每一天人的人生功课要做,努力做好今天的事,才能更好的做明天要做的事。

和尚的哲理故事13

一位云游的和尚晚上到了半山腰,见一小屋内放光,暗喜有缘遇到有功夫之人,于是推门而入,见一老叟盘坐于炕上,打过招呼便问:“施主练的是什么功?”老叟答日:“菩萨咒。”和尚更为高兴,自思自己出家40年,尚末听过有菩萨咒,忙向老叟请教。老叟说:“我练此咒60余年,尚未传授过一人。就是6个字:唵、嘛、呢、叭、咪、牛。老叟把‘哞’错念成‘牛’。和尚一听笑了,告以此咒非菩萨咒,乃六字大明神咒,并指出最后一个字不念‘牛’,应念‘哞’(hong)。和尚走后,老叟按更正的去念,总是绕口念不好。

三个月后,和尚又来到这个小屋,心想老叟把‘牛’改成念‘哞’后,功夫当更高了,不料屋内一点光也没有,进门一看,老叟正念大明神咒,最后‘哞’总念不好。和尚满腹疑团,为何老叟念‘牛’有光,念‘哞’反而无光。回庙后求教方丈,方丈说:“你出家40年,为何不懂此理?念咒是把心定位,心定后身体的三味真火出来,便有光了。老叟按他的念法念了60年,念得一心不乱,三味真火出来了。你让他一改,心乱了,三味真火便出不来了。”

和尚的哲理故事14

一位老和尚有个爱抱怨的弟子,老和尚决定要开导他一番。有一天,老和尚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一袋盐。弟子回来后,老和尚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,待盐溶化后,喝上一大口。弟子喝完后,老和尚问:“味道如何?”弟子皱着眉头答道:“咸得发苦。”

随后,老和尚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,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,然后说:“再尝尝湖水。”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,老和尚问:“什么味道?”

“纯净甜美。”

“尝到咸味了吗?”

“没有。”

老和尚点了点头,微笑着对弟子说:“你懂了吗?”

弟子若有所悟,自此再也不抱怨了。

解读:

当心胸宽阔的时候,忧愁也就淡了。

和尚的哲理故事15

五台山上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,老和尚是小和尚的师父,两人在寺庙中相依为伴。有一天,老和尚给小和尚出了一个问题:“一个爱清洁的人和一个不爱清洁的人一同去一家串门,是爱清洁的人去洗澡,还是不爱清洁的人去洗澡?”小和尚搔了搔头皮,迅速地答道:“当然是不爱清洁的人去洗澡,因为他身上脏得很。”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,不满意地捶了小和尚一下:“呆子,好好想想吧!”这次,小和尚可知道正确答案了,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一定是那个爱清洁的人去洗澡。”老和尚问:“为什么?”小和尚胸有成竹地说:“那还不简单,爱清洁的人有爱洗澡的习惯,不爱清洁的人有懒惰的习惯,只有爱清洁的人才有可能去洗澡。”说完,小和尚等待师父的夸奖。出乎意料的是,老和尚不但没有夸奖小和尚,还说小和尚没有悟性,除了罚站,还要考虑正确答案。想了大半天,小和尚迫不及待地回答:“两个都得去洗澡,爱清洁的有洗澡的习惯,不爱清洁的需要洗澡。”师父的脸色告诉他,又错了。小和尚只好怯生生地说出最后一个答案:“两个都不去洗澡,原因是爱清洁的人很干净,不需要洗澡,不爱清洁的人没有洗澡的习惯。”话毕,老和尚和颜悦色地对小和尚说:“其实,你已经把四个答案都说出来了,但你每次都认准一个是正确的,你的答案是不全面的,因此,单单拿出一个都不是正确的答案。”

《和尚的哲理故事1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